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
上個月介紹了「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裡面提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1.觀察 2.感受 3.需要 4.請求。這次介紹的「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可以放到感受的架構去理解。
作者認為情緒是1.計畫被打亂或 2.內心受到衝擊所造成。例如原本約好下班和老婆去看電影,結果下班前老闆突然交辦事情必須加班(計畫被打亂);或是老婆看到地上一堆衛生紙(內心受到衝擊),很生氣。作者認為這二類情況造成情緒是正常反應,但如果往不好的方向想(例如認為對方瞧不起我、不尊重我),就會造成情緒化思考,愈想愈氣。
如果想不被情緒綁架,需要先接納自己的情緒,承認自己的確遇到了困境,不要否認或壓抑自己的情緒。接著最好能向對方說自己狀況和期待(其實就是請求的步驟),例如向老闆說明今天晚上有重要的約,無法加班。如果只是陷在情緒思考中,對方也不會了解你的狀況,甚至會覺得你只是愛生氣。
書中有介紹幾個不被情緒綁架的小方法,有一個很有趣,是寫好友筆記。第一步是將自己的事情和情緒寫下來,例如被主管指責不夠用心,覺得生氣。第二步是想像知心好友會和自己說什麼,將他寫下,例如好友會安慰你,主管根本不了解你付出的努力有多少。還有一個是以「我」為主語思考,不以「他」為主詞:例如「我」受傷了,而不是「他」瞧不起我。我覺得離開情緒化,最根本的就是先理解自己、肯定自己。
除了自我管理,書中也介紹幾個面對情緒化對象的方法,例如遇到情緒易失控的主管,可以把他視為是「不知如何處理情緒的普通人」,這反而是弱小的存在。這樣想就不會這麼生氣,如果被他罵,就直接道歉,不用在意誰對誰錯。你的道歉只是在表達同情。書中一樣強調不要陷入對錯之爭,理解他人的情緒,過得快樂比較重要。
其實這本書的概念「我想跟你好好說話」多半都有涵蓋,但因為輕薄易讀,可以做實例的補充。我建議不一定要購買,在書店就可以看完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