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4的文章

猩球崛起:一系列其實是在談人性的科幻電影 (微雷)

最近猩球崛起出了第四集。看到影評推薦這個系列,因為之前沒特別注意這系列片子,最近就一次看了前三集,覺得的確是很不錯的片子,每集都有一個主要的探討切入點。 第一集,有人性的野獸對比有獸性的人類:第一集的情節是因基因藥物變聰明的黑猩猩凱撒,計畫帶動物園和實驗室同伴回到大自然的故事。過程中可以看到凱撒對同類還有對養育他的人類有強烈的愛,且不願傷害人類,而片中人類愛好暴力與殺戮,只想到自己。雖然我是人類,看電影的過程卻會站在黑猩猩這邊,我覺得這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地方。 第二集,不理解與資源衝突造成的同類相殘:第二集情節是人類需要在黑猩猩聚落附近修復水壩,後來因相互的猜忌,不理解對方而引發了人和猩猩之前的戰爭。我這裡把人和猩猩看做是同類,因為去掉外皮,他們對家庭、族人的愛幾乎沒有不同。這在現實世界很有即視感,例如以巴衝突就是這樣,這二個族群甚至在千年前有相同的祖先。 我也想到以前看動畫甲賀忍法帖,甲賀和伊賀戰爭的過程,觀眾及劇中角色會發現這兩個族群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的文化、忍術、對家族的愛也都相同。但總有少數分子因為仇恨,希望可以主動挑起戰爭。 第三集,戰爭引起的仇恨傳遞:第三集情節是猩猩和人類的大決戰。在戰爭的過程中親友的死傷,會引起相互的仇恨,而讓戰爭持續下去。凱撒因為家人被殺死,產生對上校的仇恨而要去復仇。為了復仇,原本最理性的他變得做出許多不合理的決定,也造成族人的傷亡。可幸的是凱撒因為理解了上校,最後還是能夠放下仇恨。而在現實世界中,戰爭引起的仇恨會在世代間傳遞,兩邊都有親人、朋友被殺死,而永遠無法原諒對方。這種仇恨要等戰爭過去好幾十年,當事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有機會消除。 總體來說,我最喜歡第二集,因為對現實世界的指涉最為豐富的,劇情也最流暢。第二集背景設定是因動物實驗室病毒外流,疫情造成人類大量死亡。這部2014年的電影簡直是神預測。我也很喜歡其中一個角色紅毛猩猩莫理斯,他沉穩、有智慧,而且常常在關鍵時刻幫助人類。之前看過一張照片,是印尼巡守員在河流中工作,一隻紅毛猩猩以為他需要救援,就伸手想把他拉起來。有時候我會覺得,動物比人類還有人性。 看完了前三集,我發現自己並不會想看第四集,因為前三集就非常完整,我蠻擔心第四集會爛尾或者是沒有新意。如果評價很好或是有朋友強烈推薦,我再去看吧。

大人學破局思考

 大人學podcast是我通勤時候常聽的節目,二位主持人對於職場、人生規劃有很不錯的見解,他們最新的書《大人學破局思考》是在講職場怎麼運作,書名的局,有局勢、全局、格局的意思。我非常推薦給社會新鮮人讀。而我已工作十多年,擔任中階主管的角色,有時會用印證的方法看這本書,或是會針對同一個議題,反思自己是怎麼看的,我提出幾個有印證到的小故事給大家參考。 一、做人真的比做事重要嗎?常常會有同事(不分老鳥菜鳥)說這句話,但這句話不完全正確。作者說:「人際關係的本質,取決於你能否滿足所在場域存在的目的。」例如我出社會剛工作時有參加過聯誼,當天參加的異性都是大姐姐,應該是想找人結婚,所以幾乎沒人想跟我聊;後來再過了幾年,接近適婚年齡,參加聯誼時就比較多人想認真深聊。 我在職場的觀察也跟作者一樣,工作能力好,專業度高的,只要個性不要太差,幾乎都有好人緣。例如之前機關主辦採購的同事,對採購法規和流程非常熟悉,許多人都需要他的協助。他並不是特別愛社交的人,剛認識時還冷冷的不太打招呼,但是因為他常常可以幫到同事解決問題,所以他的人緣和主管緣都蠻好。 二、開會先講結論:我以前曾覺得要先把事情的脈絡講得很清楚,直到有一次我自己主持會議聽不下去。議題是討論一個個案的社會福利需求,報告人把個案的故事講得很清楚,家系圖、與父母子女關係、工作如何、居住地的狀況怎麼樣,我聽得實在很痛苦,後來直接打斷報告人,要求他先講結論:我們需要協助他什麼地方,例如安置、就業或是子女保護的部分。我發現不知道結論,就難以產生問題意識,聽了一堆也不曉得是為什麼。所以從結論講到細節,應該是大部分開會時比較適用的作法。 三、老闆(主管)很討厭意外的驚喜:如果在執行交辦事項遇到困難時,最好能儘快向老闆說明,並事先思考解決方案。最糟的作法是遇困難卡關時,卻一個人悶著不尋求協助,然後到了截止期間才讓老闆知道沒進度。我曾辦理過懇親會,因為時值盛夏,老闆要求派車去車站接送家屬。主辦的同事問了司機,認為在人力調度上不方便,懇親當日就沒有派車,老闆知道後非常生氣。平常觀察這個同事,覺得他是很有邏輯,蠻優秀的人。我在想是否能力比較強的人,反而不習慣向他人尋求協助? 四、向老闆(主管)報告解決方案時,最好準備二個以上:這是指遇到困難的解決方案,或是比較複雜的事情,要有二個以上方案,例行單純的事情不用。例如之前曾經要設計禮盒的包裝,就請同事準備

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

 《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作者李夏苹是一位區公所社會課公務員,她在辦理高齡社會福利業務時,將孤獨死的故事紀錄下來。會想閱讀,是因為我也是公務員,好奇她會寫出的什麼樣的作品。而且很少書直球對決談死亡,孤獨死更是一個社會避談的議題,這也引起我的好奇心。看了書,不禁思考自己有一天是否會孤獨死,畢竟過得不錯的人也可能因意外突然失去一切,還好作者有提供一個解套的觀念。我把閱讀心得分成二部分來講: 一、對公務員工作的思考:作者一開始不認同當公務員,認為是走投無路才來的,在第一個職位因為批判性思考得罪長官。調到社會課再度磨合後,才發現工作的快樂。她說:「在體制裡衝撞體制,卻不被長官視為眼中釘的方式,當然就是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這是一個非常珍貴的省思,也是任何在體制內想進行改善的人,要先做的事情。 作者在衝撞體制時也發現,如果想為民眾多做一點,就要窮盡法規看有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有沒有模糊的地帶可以解釋我的行政作為。如果協助的行為不合法,不但為自己製造風險,長官也不會認同。她很大的優點是有不熟悉的規定,會詢問同事甚至不同機關的人,讓她對制度的了解更加全面。 如站在中高階公務員的角度,我覺得要有雅量,珍惜機關內願意多想一點多做一點的人,雖然他們通常不願墨守成規。彼得.杜拉克說:「管理的核心,是最大限度的激發他人的善意。」就我自己認識的許多公務員,其實都想把事情做好,甚至多做一點,可是他們沒有人喜歡做只求表面而無實益的事情。許文龍說:「讓員工好做事。我不是教你怎樣把事情做好,而是創造讓你把事情做好的環境、幫你排除你做事時的阻礙。」我認為作為中高階的公務員,就要能精簡不必要的事務,讓基層專心把核心業務做好。更理想的是讓他們有餘裕去多思考,由下而上啟動改善業務的精緻度。 二、對死亡的思考:作者提到過去的王權是可以取人性命或饒恕一死的,現代權力則展現在「育成生命」或「不准人死」,用國家與醫療權力介入生命。仔細想想好像也是,就算是民主國家,也可以用生育政策的補助,制約民眾多生或少生一點。對於生命的結束,則是更強力介入民眾的自主權力。像我國訂有加工自殺罪,無論是協助自殺、受到當事人囑託殺了他都有罪。所以太宰治和女友約好殉情卻沒死,在台灣可能會被判刑。另外國家介入生命權也延伸到是否應讓安樂死合法,只是這不在書中討論的議題。 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可能面臨孤獨死,作者認為「你無法

惡人(小說無雷心得)

 因為前陣子看了犯罪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所以接著找到了吉田修一的惡人來看。吉田修一是長崎人,曾獲得2002年的芥川獎,這本書也以長崎做為背景,寫了有關犯罪、懸疑、親情、愛情的故事。因為很受歡迎,在2010年還改編成電影,由據說和我長得有點像的妻夫木聰主演。 書名的標題惡人,簡單一點的思考是講故事裡的犯罪者。但我覺得是在探究何謂惡人,惡人的面貌是什麼。在書中有做壞事的人不少(有一個殺人),但這些做壞事的人不過是很普通的人,甚至殺人者好像還比被害人善良。這個故事讓惡的界限變得模糊,在理解惡人後,反而為他感到悲傷。 這個故事如果要用一個詞來貫穿,我覺得是「疏離感」。各個角色,貌似好朋友的,其實是疏離而非真心交往。與父母、祖父母隔代之間,也有無法互相理解的疏離感。甚至是雙胞胎姐妹,也不見得能了解對方在意什麼。這本小說描寫了在都市中,因疏離造成的寂寞感。而當這個寂寞有一個出口,找到一個珍惜的對象時,就好像在溺水時抓住浮木,而不願意放手。 故事的寫作方式也蠻特殊的,有一個上帝視角是敘述各場景發生的事,偶爾會穿插某些角色的第一人稱視角,講主觀思考的事情。在不斷閱讀對話和各角色內心的過程,能感受到這些角色的鮮活的人性,還有他們的痛苦。因為作者出色的說故事能力,這些角色似乎活了起來。 因為情節流暢、對話多,這本書對我這個小說苦手,算是蠻易讀的,推薦願意慢下來想一想的人來閱讀這個故事,或找電影版本來看。

三星忠實用戶看賈伯斯傳

圖片
我是三星的忠實用戶,因緣際會最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將賈伯斯傳看完,這是一本相見恨晚的書。原本看到這麼厚一本(832頁近40萬字)覺得真是太長了,但一個這麼豐富的人,如何用少少篇幅就把他的生平寫完?傳記簡化到最後就只剩年表,看年表的話,怎麼可能深刻理解一個人? 這本書可以談的東西實在太多,科技史、創新、管理、行銷、藝術…,賈伯斯特異獨行的性格也相當特別,但我就幾個比較有共鳴的部分提供自己想法。    一、封閉系統與開放系統:大學的時候曾使用過Linux系統,對開放原始碼,共享知識的理念很認同,所以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蘋果設計這麼多獨家規格,連充電線都不一樣。看完傳記我才知道,唯有硬體跟軟體一起設計搭配,才會有最好的運作效果。難怪蘋果用戶都說即使手機用了好幾年,還是跑得很順,不像android手機容易愈來愈lag。雖然我還是比較認同開放系統,但已能欣賞封閉系統的理念與優點。 二、找到目標客群:賈伯斯一直認為微軟的電腦品味不佳,運作也不太順,但微軟的市占率就是比較高。因為賈伯斯是完美主義的人,他致力製作完美的產品,連看不到的電路板也要排列得很美麗,因此會增加製造費用,讓蘋果電腦的造價較高。一般人對電腦的要求沒有這麼高,只要實用就好,所以還是比較多人使用微軟。但這並不是對錯的問題,只要找到認同自己理念的目標客群就好了。 三、預知顧客的需求:賈伯斯曾推出好幾項殺手級產品如ipod、iphone,直接改變一個產業的運作,但他並不依賴市調。他說:「貝爾發明電話前,做過市調嗎?」他也說:「我們要做出東西給顧客看,他們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些想法讓我完全信服賈伯斯是個天才,因為他預知顧客最深層的需要,才能一直走在時代前面,創造出全新概念,又符合大家需求的產品。 四、品質優先,然後才是行銷:有些傳統的大公司如IBM、全錄,一開始表現很好,後來卻停滯不前或衰退。賈伯斯認為是因為公司的主要目標已變成衝營收,而不是創新以及注重產品品質。這些公司的執行長都是行銷人員而不是工程師或設計師。另蘋果在史考利(亦為行銷出身)奪權成功擔任執行長時,也因產品不佳而營收走下坡,到了賈伯斯回任才重新有起色。 五、啟發員工的原動力:賈伯斯曾總結為什麼會先於微軟做出iPod,「我們勝出的原因在於,我們本身就熱愛音樂。我們是在為自己設計iPod。當你是在為自己或自己最好的朋友、家人做一些事情時,你絕不會敷衍了事。

八尺門的辯護人(小說無雷心得)

 最近閱讀了八尺門的辯護人的原著小說,非常驚豔。這本書描寫的是一個八尺門出身的原住民公設辯護人,為殺害船長全家的印尼移工辯護。議題涉及原住民、外籍勞工、司法體系、死刑存廢的議題。因為我也是司法體系工作的人,看了特別有共嗚,以下提出三個思考的點。 一、死刑的存廢:在書中花了大量篇幅探討死刑存廢的正反論理,例如死刑其實無法降低殺人犯罪率,或是死刑的政治效果。這些論理對一般民眾來說,無論是否反對死刑,都是很好的法普教材,可以去思考這些論點(例如死刑無法降低殺人犯罪率)是否對自己有說服力。 這個故事影響我的部分是即使判死,也不應把死刑犯扁平化。移工確實殺了船長全家,包含二歲的小孩,極度惡劣。但在惡的背後,到底有什麼事情讓他變成這樣,甚至是值得同情或需要協助的?把殺人結果當成看一個人的唯一角度,就忽略了人性有極複雜的面向。 二、教化可能性是科學或偽科學:在判死刑前,需考量被告是否有教化的可能。但實務上不同的鑑定者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我甚至找到一篇2018年論文說「判斷未有一致且具體之標準」。在專家不一定有共同結論,而且難以證偽的情形,可以說教化可能性是科學嗎? 其實社會科學並不像自然科學能很嚴密的控制變項,本來就比較難得到一致結果。我個人比較想探討的是,在什麼前提下有教化的可能,什麼前提不可能,說不定這和犯罪輕重並無關係,而是和犯罪者人格特質,處遇的整體結構有關。例如《教出殺人犯》作者認為,進行反省教育,只會讓受刑人學會偽善。如果能找出這些前提,就能讓司法處遇資源集中火力在需要的人身上。 三、作者職業斜槓的加乘:作者唐福睿當律師五年後,去美國唸碩士主修電影導演,再回來寫小說並導劇。正因為作者有這麼久的司法實務工作經驗,所以在書寫法學知識、司法運作還有相關場景都相當精準。更棒的是,作者探索了很好的問題,這是在體制中工作後深刻思考,才會反省到的問題。我蠻期待以後還能看到其它專業工作者以自己的領域當小說背景,例如社福、矯正、教育等。如果已經有了,也請大家不吝推薦。 對我來說,好的小說或電影會藉由故事來問問題,而不是只有情節的推展有趣。這本小說情節既有趣,看的過程之中也必然讓讀者自問,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雖然有小部分情節比較灑狗血,我仍是極度推薦的。另外如果對八尺門歷史有興趣的話,同時推薦攝影師關曉榮的八尺門專題紀錄,追蹤的時間跨度長達27年,這本書是紀實攝影的經典。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小說無雷心得)

最近看了小說「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這是本閱讀起來很有樂趣的短篇故事。書中設定在2047年中國對台發動了統一戰爭(台人稱為獨立戰爭),然後用一個更未來的時間點,以紀實文學的手法書寫戰爭發生的事情。 書中五個短篇,是以不同角色的觀點來看這戰爭,每篇的情節會交錯出現,有些人物會重複穿插在其中,這種互文在閱讀上增加了很多趣味。五個角色分別是台灣共產黨員、戰爭結束後留台歸順解放軍、精神病院護士、台灣總統幕僚、祭奠戰爭亡靈的陰廟。 我覺得書裡紀實的手法很成功,看起來作者非常用功了考證一些軍事資料,還有中國攻台的戰略,加上一些現實的地名路名,讓台灣讀者會有代入感,就像真的看了這場戰爭的回顧紀錄。 我最喜歡的是何日君再來那篇,戰爭結束後歸順留台的解放軍,在台灣作戰時一直聽到心戰的女聲,戰爭結束後有PTSD的他發現要繼續聽這個女聲才睡得著。情節是他帶著作戰小隊試圖找出並擊斃女配音員的過程。我特別喜歡這個設定,明明是敵人,後來卻發現不能沒有她,這是戰爭裡比較溫柔的部分。 如果有戰爭題材有興趣,我蠻推薦閱讀這本近期出版的小說。

花蓮在地餐廳推薦

 上次推薦podcast,今天來推薦花蓮的10家餐廳。我在花蓮已經住7個月以上,有吃過幾家本地人會去的好餐廳,這些餐廳大部分自己都去吃過二次以上,真心認為值得一嚐。如果之後朋友有來花蓮旅遊,可以參考。 https://reurl.cc/dn98yk 1. 福源海鮮:假日座無虛席的海鮮餐廳,在這裡吃過四次,從沒踩到雷。此店的炒工很好,鱔魚麵算台南等級的,炒飯、炒高麗菜苗都好吃。點菜一些炸物和川燙透抽,菜就比較有變化。花蓮的海鮮都蠻新鮮的,所以推薦來花蓮吃海鮮。 2. 銘師父:有特色的台菜餐廳,店內裝潢氣派。來這裡一定要點一鴨三吃,對他的香蔥鴨餅和鴨粥都印象深刻。之前和同事四人前來,每個人都被好吃到不要不要。此餐廳有入選經濟部的2023年當代臺菜餐廳。 3. 齊食:目前在花蓮吃過最好的日本料理,生魚片很鮮甜,明太子奶蓋烏龍麵有特色,最好二人以上點多道菜來分享。店內座位不多,最好先預約訂位。 4. 娜滋滋烤魚:一人350元的無菜單原住民料理,相當有特色,人數要夠多才吃得到烤魚(台灣鯛)。花蓮的台灣鯛都沒有土味,肉質香甜,來花蓮一定要吃看看烤魚。 5. 兩斤農莊食堂:算人數的無菜單料理,吃合菜的好地方,有烤雞和烤魚可以吃。吃過二次,覺得每道菜都好吃。如果天色不暗,旁邊有三家很大的園藝店,可以順便逛一下。 6. 溫度手作食堂:餐點口味清淡但有很多味道,是細膩的好吃,炸物不油而且麵皮很加分。推薦烤鯖魚飯、酥炸軟殼蟹蒜香奶油麵,但菜單會隨季節更換。這家的空間感覺就是個住家,座位不多,但環境舒適,很像在朋友家裡用餐。 7. 牛東家見牛肉麵:清燉牛肉麵很有特色,湯清甜好喝,這家連我不愛吃牛肉麵的老婆都喜歡。其實我個人認為在桃園似乎沒吃過比這家好吃的清燉牛肉麵。附近還有一家北來順,清燉牛肉麵也是相同等級的好吃,而且吃起來有清淡的藥材香。 8. 阿姑的店:很有人氣的台菜餐廳,必須提前訂位才吃得到。吃起來感覺是改良過的客家菜(吉安是客家庄)和台菜。上次吃到一道很像客家小炒的菜,配料不一樣,但非常香。松阪豬、芋頭捲、剝皮辣椒雞湯是這裡的名菜。 9. 雲廚味道:很有特色的雲南料理,老闆對客人很友善,喜歡和客人聊天。之前拿店裡展示的書閱讀,老闆還叫我帶回家看。這家的米線和桃園龍岡吃到的一樣道地,蝦醬高麗菜的蝦醬是自己做的,非常鮮香。破酥包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