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3的文章

正當冰淇淋:用冰淇淋喚醒人們對真正食物的關注

幾年前去花蓮旅遊的時候,就知道有一個可以賞貓的冰品店正當冰,去年老闆出了書,閱讀之後才發現他的創業過程是很有理念而且辛苦的。書裡聊的東西很多,包含他的創業過程,為何成為貓中途,食品安全及味覺教育、無毒農業、還有如何交女朋友娶到老婆。以下分享三個我很有印象的部分。 一、味覺的階段 正當冰在開發商品的時候,會把食物品嚐時分成七個階段的味道。例如前味是嗅覺加味覺,例如喝檸檬汁時一入口就覺得很酸;中味是一個食物最主要的味道,例如草莓大福的甜味;中後味是味覺加觸覺,例如吃魚羹時黏軟的口感,或是咖啡的滑順、厚實感覺;後韻是最尾段的味覺,由食物在口腔內化學變化產生,例如茶回甘;後味是純嗅覺,例如喝了好的咖啡或茶,可能喝完十分鐘後都覺得口齒留香。 如果不是製作食品的人,較難體會作者講的七個階段,因為我喜歡品飲咖啡,其中幾個階段才能對應上經驗。很推薦食品業者認真閱讀此段。看完這段之後覺得作者品鑑咖啡的能力一定很厲害。 二、閱讀成分表的重要 這本書教會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買食物的時候要看成分表。作者在書中列舉許多對身體有害卻常常被使用的原料,其中最常用的是色素、果糖、香精。色素可怕的地方在於合法劑量是「本品可依製作實際需要適量使用」,所以用多少都看業者開心。另外小時候有個知名廣告:○○果糖是好糖。看了書才知道果糖相對葡萄糖、蔗糖,對身體的危害是最大的,例如不會有飽足感,也不會刺激分泌胰島素穩定血糖,此外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高相關。可是因為果糖甜度高又便宜,所以大部分的產品都使用,如可樂、手搖飲、甜點、餅乾。 讀完書後,現在去逛超市買零食的時候,就會看一下成分。例如原本想買哈密瓜酥,看到裡面的哈密瓜醬成分是蘿蔔泥、麥芽糖、冬瓜、砂糖、棕櫚油、香料等,完全沒有哈密瓜,我就買不下去了。 三、無毒農業的困難 在用地上,台灣的工廠和農地常常是緊鄰的,往往有不肖工廠為了節省成本以暗管排放廢水。此外也有不再營業生產事實的違建工廠,以變更地目的方式讓地價升值。從1977年至2020年,總耕地面積減少了15%,面績約為11500個大巨蛋。農用地減少後,農民生產的成本就提高了。農用地少也造成台灣每人耕地面積及糧食自給率極低,這可以說是一個國安危機。 在農藥施用上,不使用農藥會讓品相差,賣價就差。此外使用無毒農法或有機農法更需要時間養地,產量無法像慣行農法這麼高,讓農民的經濟收入雪上加霜。 大家也許會想,我

零與無限大:許文龍的人生與管理智慧

最近在花蓮夜市附近,我發現了一家日式風格的咖啡店。這裡原來是日治時期的兒童醫院,院長羽鳥重郎對兒科有重大貢獻,許文龍為了感念他,親手雕塑了他的像,放在店裡。店裡還展示許文龍的書「零與無限大」,我翻了幾頁,就決定購買。 這本書是許文龍對人生、管理、政治和藝術的見解,讓我對他有更深的認識,也啟發了我很多思考。以下是我印象深刻的幾點。 一、生態學 許文龍說,影響他最大的書是莊子和生態學。他認為生態學是探討事物間的關係。處理問題時,他不只看問題本身,而是先了解整個環境。出狀況時,他找答案,不找責任。這是系統觀點的思維,很多社會學者都用這種思維,但許文龍是一個實業家,卻在1950年代就有這種思維,真是聰明絕頂。犯罪學也常用系統觀點,例如一個人犯罪,會考慮他的家庭、工作、經濟、心理等因素,而不是只把他關起來。 二、釣魚哲學 許文龍做企業時,想的是如何讓大家都釣到魚,而不是只有自己有魚吃。所以他很早就開始配股給員工,和廠商簽十年的契約,不任意殺價,讓對方安心。我想到史蒂芬‧柯維在《與成功有約》書中,也提到雙贏思維,就是人生不是零和遊戲,要讓大家都是贏家。我很佩服許文龍的思想菁華,這也是我在職場的首要原則。 三、造局者 許文龍說,奇美的成功之一,就是重新製訂了ABS(工程塑膠)的生產規格。原本市場上ABS樣式多,量少,價格高。他思考了統一規格的可能性,研發出三種模具,就可以應用到80%的產品。ABS規格標準化後,可以大量生產,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市場逐漸接受這種自助餐的方式,奇美成為ABS的世界第一大廠。這就是許文龍說的打大算盤,而不是小算盤。他書中有很多創業經驗,對創業者很有幫助。 四、抽屜理論與小政府主義 許文龍在書中抱怨政府的過度管理,例如用納稅人的錢護盤、抽貨物稅供外貿協會推廣、不會倒的國營事業,還有他為了買一把古槍進博物館,政府竟然蓋了216個章。許文龍認為政府因過度管理,行政效率低落,需要用抽屜理論歸零,就是全部倒出來,再思考什麼是必要的,才放回去。舉例說,五十年前家長不讓小孩唸書,現在教育觀念成熟,可以讓市場機制運作,讓學校民營化自由競爭,讓家長選擇。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大膽,但也不失為精簡的思考方向。許文龍也認為管理者的比例不能太高,否則底下的人忙於交報告,沒有時間做事。 五、為大眾創立博物館 許文龍喜歡大眾聽得懂的音樂,以及大眾看得懂的繪畫。他說在創立博物館初期,曾請

教出殺人犯

 最近看到臉友分享「教出殺人犯」的書摘,覺得和傳統教育思維很不同,就找來看看。作者岡本茂樹是一位教育學者,長期在監獄對受刑人面談還有上課,他發現日本矯正機關要求受刑人進行反省、同理被害人觀點的教育,只是讓受刑人壓抑自我,變得偽善,然後懂得寫出符合社會期待的悔過書,來讓監獄官認為他們已經改過向善了(學校教育也是相同)。 他發展出一套方法(角色書信療法),讓受刑人站在自己的立場表達觀點,以角色扮演寫書信的方式,書寫題目依序有「我寫給添我麻煩的人」、「小時候的我寫給父/母親」、「我為什麼無法做自己/ 無法好好依賴他人」、從希望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角度寫下「我寫給父/母親」。「為什麼當時的我非犯案不可」、「我寫給被害人」。治療師在閱讀書信的過程,是包容且鼓勵的。從這一系列的書寫中,受刑人才可以梳理清楚自己的感受,先理解自己,才有可能理解他人。 我認同勉強的反省,只是強化受刑人的偽裝,無法讓他真正理解他人並改過。作者沒有提出支持他觀察的相關理論。我覺得比較接近的是Carl Rogers的人本心理學觀點。在這個觀點中,強調不指導不批評,而是真誠一致,無條件正向關懷案主,以案主為中心,讓他自我探索進而成長、改變。不過作者未提及用他的授課方式,有多少比例是真正改過的,因此理論的科學性還有待檢證。再者,我覺得作者簡化了犯罪的成因,單純認為早期的強迫反省壓抑影響了孩童的情緒發展,造成之後的犯罪。但犯罪還有許多社會、生理的因素影響。這個問題倒不大,因為作者並非要設計一套很完整的犯罪理論。 回頭看台灣的獄政制度,比較少像日本強調內省、寫悔過書上課的形式。我們則是在假釋審查中,客觀去看判決有無提到已和解、有無和解書,以及看對被害人的賠償情形。至於監獄內有沒有辦法像作者說的讓受刑人不再壓抑,能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甚至表達對被害人的不滿)呢?在管理制度下是難以做到的,但如果是在小團體課程中,就有實施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在受刑人回歸社會之後,家人、朋友等需要多去正向關懷、理解他,讓他不需要過度武裝自己。無論如何,我非常認同好的人際相處品質,才能讓人不再犯罪。我認為若能多推廣非暴力溝通,就能促使對話雙方把真正的感受說出來,而且也能強化對話者的主體性,從而讓人際相處的品質變好。 這本書蠻能引發讀者的思考,對書內容感興趣的人,可以先在網站查詢書的目錄。標題很淺白,可以理解作者的想法,以下對一些核心概念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