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的基金8堂課
綠角是台大醫學系畢業的醫生,他因為寫投資理財的部落格開始有名,後來就出書了。他寫作的特點其實蠻理工的,就是會引用大量數據然後製成圖表,再陳述他的結論,不像有的理財書就是單純的作者心法。
其實書的結論很簡單,他強調要「被動投資」、「不要預測市場」、「資產配置」。單純以台股操作的話,就是定期定額買0050。不過他在寫作中的觀點蠻絕對的,他很不認同主動投資(選股),認為會輸出贏少。他也認為市場是不可能預測的,所以不要考慮投資的時機。當然他更不認同用技術指標做短線的操作方式,覺得那不過是看後照鏡開車。
我基本上很認同他的觀點,對自己的期許也是做一個長期的被動投資者(就是持續買入指數ETF,基本不賣)。但我也有一些反省,做長期投資或價值投資的人,常常會覺得自己的方式才是王道,而輕視其他派別。事實上能賺錢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自己身邊就有做短線獲利很多的人(也有套牢很多的人)。這個方法不適用我,說不定對別人是適合的。
再來就是不要預測市場這個觀點,我還是有些保留。雖然說市場短期的波動是隨機、無法預測的(就像最近疫情嚴重卻大漲),但長期還是有經濟指標可以觀察。例如台灣市場的景氣和實質GDP年增率、M1B(簡言之你口袋裡有多少錢)、外銷訂單動向指數(台灣經濟是靠出口)有很高的相關。從這些數據,還是可以判斷景氣「相對的」高點,在股價低時多買,高時少買一點(買東西就是要在便宜的時候買)。有在關注美股的人,也知道有位愛榭克老師很善於用經濟指標來判斷景氣。
另外綠角認為不要停損、不要停利。這個觀點非常特別,但我有被說服。論述基礎是,假設有一檔股票我覺得很好所以買了,然後它跌了20%,如果我賣出的話,他可能又會漲回來(因為為無法預測股價)。另外如果我認為這檔股票值得買,而它跌了20%,我反而應該因為變便宜而再買進才對。停利也是一樣,因為無法預測股價,有可能賣了後它又一直漲,結果你只好重新買入。但不停損、不停利僅限ETF,個股是有可能變壁紙的。
以上報告,很推薦這本書,即使有些觀點不一定同意,但能促進很多思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