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1的文章

非理性效應

圖片
「非理性效應」的作者Daniel Crosby是一位心理學家斜槓金融專家,擅長用心理學的理論討論投資。這本書雖然是在探討投資的心理,讀者也可以把他當討論決策心理的書。書分為三部分:壹、從社會學、心理學了解人的限制。貳、討論影響投資行為(決策)的四個心理傾向,還有怎麼克服。參、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因為我自己也是心理學出身,傾向用比較簡單的例子來讓大家認識這本書。如果想知道更細節請閱讀原文。 壹、如果不先了解人,就無法了解市場。 一、建立敘事的能力 人類與其它動物的不同就是可以建立敘事,有共同的信念。 例如動物無法理解貨幣的存在,但只要所有人都相信貨幣有價值,貨幣就有價值。連恐怖份子都相信美金的價值,他們可能會燒美國國旗,但拿到美金依然笑呵呵。所以金融市場的價值,是大家集體想像出來的。 二、大腦又老、又餓、又不耐煩 我們大腦的容量從十五萬年前到現在沒有太大變化,但現在的世界跟十五萬年前相比複雜太多。大腦也是身體中最耗能量的單位,而且 不利做衝動控制,比較注重短期的成果 。 三、壓力會影響決策 根據葉杜二氏法則(Yerkes-Dodson law),壓力過低太無聊,或是壓力太高很焦慮都會影響行為表現。 壓力適中才能有最好的表現或決策。所以尿急的時候,不要買賣股票喔。 貳、四種對投資不佳的心理傾向 一、所信即所見 一般都認為人可以客觀分析事實,但通常的情況是先相信一件事情後,再只去看支持這件事的證據,反對證據完全忽略。 而且如果自己信念被打臉,通常不是認錯,而是更認為對方有錯。政治上有偏見,最多是投錯人;如果投資有偏見,就是跟自己的錢過不去。例如認定某股一定V轉,無視所有不利的訊息,就會失去停損機會變成大賠。 可以怎麼做? 承認自己的無知。 其實購買ETF就是承認自己不知道什麼股票會漲,所以分散各買一點。可是這個承認自己不知道的行為,反而是最穩定獲利的方式。 二、保守不願改變 人傾向不要改變,例如選舉的時候,爭取連任的人當選機率比較高,因為大部分沒有政黨意識形態的人,不會有特別想改變。又可口可樂曾經研發出新的更好喝口味,雖然盲測的時候受試者比較喜歡,但正式推出後,就是無法賣得比原本口味好。 你可以把人類想成懶懶熊,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人是不愛變動的。 可以怎麼做? 因為保守,一般人傾向只買自己國內熟識的股票。以台灣為例,做台股的人其實知道台股是淺碟市場,很容易被熱錢...

沒人看見你的好,你要懂得自己誇

圖片
本週介紹「沒人看見你的好,你要懂得自己誇」,本書的作者發現許多人在自我介紹還有說明自己成就的時候羞於表達,沒有自信(尤其是女性)。他們雖然做了很多辛苦的害的工作卻沒有人注意到。本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破除自誇的心魔,第二部分則是介紹一些實務上宣傳自己的方式,還有會碰到的問題。簡述如下: 第一部 自誇的基礎 合格的沉默者 有些人雖然有優秀的能力和成就,可是在談到自己的時候就是會覺得不自在。例如 有的人再討論朋友的時候都很樂意說朋友多棒,但是當講到自己的時候就不知道該講什麼,或是覺得自己的成果沒什麼了不起 ;也有的人雖然做了事,卻不願去邀應得的功勞。作者認為做 一個合格沉默者,會對職業生涯造成傷害,例如錯過生意或是曝光的機會。 自誇術的支柱 一、自豪 把你的成就視為事實,並對自己的成就充滿熱誠。 自誇其實就是陳述事實而已。做法是把列出自己具體的成就, 例如列出自己這一年來的成就,每個月至少一個;列出這5年來最大的幾個成就;列出這一年來獲得的新證照或能力;請同事說出關於你做出的成果的意見;列出自己的統計數字,例如你管理多少人,在公司工作多久,工作價值可以換成多少錢。 二、 大聲點 大聲點並不是指說話的音量,而是 提高頻率,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分享出去。大聲點也是用發言來幫助其他人 ,不只是幫助自己。例如勇於在會議中發言、或是在社群媒體中 宣傳(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在網路曝光的話)、或是每個月在電子郵件上和主管報告工作的成果。 三、運用策略 策略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是想要什麼,知道受眾是誰,而且為了達成目標做好準備。要考慮自己想在什麼地方,什麼圈子得到曝光。 只有弄懂自己想要什麼,還有想要的原因,才會找到自誇的動力。 第二部 宣傳自己及可能遇到的問題 一、用心設計履歷表、自傳、大頭貼、個人網站: 在工作經歷上要盡量寫出細節 ,例如不要說我參與過某項計劃,而要說我曾帶領一個10個人的團隊,處理公司數據管理部門的計畫,幫客戶省下2萬元。在自傳方面,每個人都需要三篇,一篇長篇,一篇短篇,還有一用兩句話寫成的兩行自傳。這三種自傳的訊息必須一致。 二、獲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針對不同的受眾寫出不同開場白 ,例如針對高階主管、或針對年輕人、針對潛在客戶都要先寫好不同的開場白。不要想即興發揮,通常很容易犯錯。 三、推銷首重與受眾的關聯:如果寫信推銷自己,必須讓收信的人覺得你沒有浪費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