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0的文章

你怎麼過今天 就怎麼過今生

圖片
這本書用很淺顯易操作的方式教人如何過得更充實、更快樂,內容引述許多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閱讀起來蠻有趣,不會覺得在說教。書中推廣用金錢換體驗勝於買物質,而體驗好不好可以從STORIES清單檢視: 一、Story故事:待做的體驗能否成為一個好的故事?是否會喜歡從別人那裡聽到這樣的故事? 二、Transformation蛻變: 待做的體驗是否能造成你的改變? 例如學習新技能的改變大於看電視的改變。 三、Outside & Offline出門及離線:研究指出外出通常比待在家裡更愉快;關掉網路、不要在過度在社交媒體打造形象,這會喪失生活原來的目的。 四、Relationships人際關係: 可以選擇和別人親近的體驗, 人際關係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五、Intensity強烈:體驗的強度是否足夠,如果夠的話可以產生心流(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從事稍超過或靠近自己能力極限的體驗,易於產生心流。 六、Extraordinary超凡:待做的體驗是否夠特別,也強調體驗開頭、最快樂瞬間、結尾的重要。 七、Status & Significance地位與重要性:強調利已又利人的重要性是快樂的,而且有益健康;只單純利已的高地位,不見得會快樂。 把時間和金錢給予需要的人,都能獲得快樂和對時間的掌控感。 結尾引述《文化的歷史》提到美國社會從品格文化(強調內在)轉變為性格文化(強調外在,被他人關注) ,很有意思。作者認為STORIES清單有助於培養內在的品格,快樂要內求,而不要外求。